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开馆仪式上,嘉宾和观众观看来自池州的地方戏非遗项目——青阳腔表演。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观众参观会馆。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观众参观会馆陈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观众参观会馆。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池州地方戏青阳腔的演员与来参观的观众和小朋友打招呼。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会馆内部陈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观众参观会馆。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一名嘉宾在会馆门口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9月1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席胡同20号的池州石埭会馆在历经两年的修缮雕琢后重新开放。池州石埭会馆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鼎盛于清,几百年间,会馆接待举子进京考试、商贾赴京经商的餐食住宿,发展公益事业,维护同乡权益,见证着京池两地文化薪火相传、开放融合的历史变迁。图为嘉宾为池州石埭会馆揭牌。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