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7月26日
发布时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级调研员王永红
《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今年3月2日经省政府批复,这是我市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义重大。下面,我向大家简要通报《规划》的工作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86号)精神,我市于2019年10月底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二、主要历程
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新要求、突出公共政策属性、创新规划工作方法”的工作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方式,严格落实“基础工作、规划编制、方案论证、规划公示、成果报批、规划公告”的工作路径。2019年底至2022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规划联合编制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开展重要专题研究,形成规划草案。规划草案广泛征求市直部门、县区政府及相邻地市人民政府意见,充分衔接“三区三线”成果。2022年末至2023初,先后通过专家论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审查、市政协主席会议协商、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于2023年4月上报省政府。经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征求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意见并多次审查,于2024年3月获省政府批复。
三、总体目标
《规划》紧紧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性质(核心功能定位),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到2035年,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核心城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筑牢基础。
到2050年,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支撑建成宜居韧性智慧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一章54节,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附表、图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相关成果等,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一)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控要求,树牢国土空间规划底线,规划期内,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1.0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0.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40.0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238.17平方千米。
(二)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落实安徽省“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促进中部崛起,促进安池铜城市组群空间协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保护腹地一片、做优沿江一线”的总体要求,构建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三)保护文化彰显魅力。构建“一城、两带、两片、四区、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结构,保护好九华山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支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以及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立足链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重要节点的定位,促进形成多维多向联系通道,支撑池州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完善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构建多向复合、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优化水、能源、矿产资源配置,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布局防灾空间和设施,推进安全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五)落实区域重大战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池州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优势,增强区域合作交往和创新能力。促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安池铜城市组群空间协同,共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西翼的辐射带动作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