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池州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365体育: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主线,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深化改革,强化统筹协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中医药服务体系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我市积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全市现有中医医院10所,中医诊所35所,基层中医馆64所,县级中医院全部设置了治未病科和老年医学科,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了中医科,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市25家中医医疗机构、11家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4家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有力提升中医医疗机构的知名度和区域辐射力。
二、关于医保支付优化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
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制定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持政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一是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中倾斜。在全省率先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等级系数,对全市纳入DRG付费的8家中医医疗机构级别系数效同级医疗机构提高2个百分点。对桡骨骨折、腰痹等10个中医特色病组执行提高5%支付标准的倾斜政策。二是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遴选锁骨骨折等6个临床路径清晰、中医疗效确切的中医优势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三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间病床”付费。按照“中医优势突出,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治疗费用稳定,治疗风险可控”的思路,遴选项痹病等5个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中医病种纳入“日间病床”按病种范围,支持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四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专门设立“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涉及中医外治、中医骨伤等182项,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占比达95.6%。对中医辩证论治等部分项目、6岁以下儿童中医医疗服务予以支付倾斜。五是将适宜的中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坚持“中西药并重”,将符合条件的892个中药饮片、499个中药配方颗粒和1390种中成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79种中成药纳入“双通道”药品目录管理。
三、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强化和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一是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方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出台《市本级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招聘紧缺急需专业目录》,将中医学类单独列入目录,规定可降低开考比例、简化招聘程序,采取校招、直接面试考核等方式,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引才针对性和需求快捷性。今年,市卫健委组织4家中医医院到安徽中医药大学进行现场招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人。二是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卫健部门举办第四届两年期“西学中”培训班,51名学员参加学习。4人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人参加省中医护理骨干培训,53人参加省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三是积极引进医学高层次人才。东至县中医医院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建立曾至立工作室,青阳县中医医院和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成立上海皮肤病医院名医工作室,充分利用名医工作室平台,积极发挥发达地区医疗机构人才、技术、经验等优势,补齐我市医院短板,提升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关于积极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市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普及中医药知识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一是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进机关宣传活动20场,为1200余人提供中医健康咨询、中医护理体验等,发放香囊、紫云膏、中医护理体验卡600余份。进校园宣传活动6场,举办健康讲座4场,参加学生900余人。二是长效化、常态化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11场,参加医务人员119人次,为社区老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康复等服务1070人次。三是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依托招才引智高校行等系列人才活动,在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驻池高校设立池州市人才政策宣传展板,开展引才惠才政策宣讲活动10余场。
下一步,市医疗保障局将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对中医药的扶持与促进政策,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池州市医疗保障局
2024年8月20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