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2014年全市经济形势综述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加快“三区”发展,经济运行继续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50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1.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9.2%。
1.主要指标中高速增长,位居全省中上游。2014年,全市主要指标走势与全国、全省基本同步,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处在合理区间,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全省中上游水平。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大关,增速与全省持平。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以上项目省外资金等指标增速分别比全省高1.3个、1.3个、0.1个、0.5个、18个、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消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以上项目省外资金等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分别居全省第3、3、1、6位。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有所提升。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4.6:48.8:36.6调整到14.2:48.6:37.2,其中工业化率由37.9%提高到38%,服务业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全市财政收入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89元,增长10.1%。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295元、10629元,分别增长7.8%、12.5%。
3.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新兴产业迅速兴起。2014年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483户,其中亿元以上产值企业达157户,全年实现增加值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5.3亿元,增长17.2%,初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及电子基础材料等全产业链。传统企业技改力度加大,工业信息化技术改造投资163.1亿元,增长34.3%,占工业投资比重由上年48.8%提高到52.9%。节能降耗成效显现。规上工业能耗346.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7%,增幅比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7%。
4.服务业发展动力显现,新型业态不断丰富。201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33万人次;增长20.1%,旅游总收入422亿元,增长22.3%。九华山机场旅客吞吐量22.2万人次,池州港接待长江游轮163航次、游客13.2万人次。新增4A级景区3个、四星级农家乐17家。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亿元,增长13.5%;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35.6%提高到37.1%。新型业态不断丰富。引进万家集团等总部经济项目3个、大型电子商务企业5家,新增4A级物流企业1家。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5.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城乡统筹稳步推进。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6%。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68万吨,增长4.2%。油料产量9.9万吨、棉花3.3万吨、茶叶0.8万吨。养殖业生产稳定,全年生猪出栏73.9万头,增长3.2%;肉类总产量8.8万吨,增长3%。城乡统筹稳步推进。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保障性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0.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缩小到2.1。
6.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2014年,全市新引进项目460个,建成投产253个;亿元以上项目省外资金296.9亿元,增长19.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增长15.5%。总投资294亿元的红太阳集团生命与材料科学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安徽天伦集团江南现代物流园等项目签约落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258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238亿元。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宁安城际铁路池州段、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等项目进展顺利。
7.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平稳增长。2014年,在规上工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民间投资398.9亿元,增长21.5%。积极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年末私营企业达1.11万户,增长20.6%;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99万户,增长10.4%。创新融资方式,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社会融资总规模达120亿元。强化科技创新驱动。2014年,在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7.3亿元,增长31.8%,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32.7%提高到36.3%。专利申请量2756件,增长32.7%;专利授权量1137件,创历史新高。
8.民生改善亮点纷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工程成效卓著。2014年,民生投入达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33项民生工程投入34.2亿元,增长25%。构筑了覆盖城乡的生活保障体系、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和教育保障机制。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全年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由上年的95%、89%,提升至97%、92%,均居全省第1位。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速已从连续11年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9.2%,宏观环境对需求的影响持续,房地产调整影响扩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提质增效升级任务艰巨,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制约。
1.宏观环境对需求的影响持续。新开工大项目不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乏力。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个,比上年减少18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04.1亿元,下降1.5%。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相关消费增长趋缓。全市进出口总额4.12亿美元,增长1.5%,外需依然不振。从反映市场变化的PPI看,已连续33个月同比下降,2014年下降2.6%。
2.房地产调整的影响扩大。201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楼市交易平淡;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3.9%回落到1.8%;与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税收出现下滑。
3.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014年,全市483个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比上年下降的有140个,占29%;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亿元,比上年增长42.2%。从产销衔接看,规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不畅。从新增贷款的投向看,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大项目,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4.提质增效升级任务艰巨。2014年全市一产占GDP比重比全省高2.7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比全省低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化率比全省低8个百分点;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占比虽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但总体层次偏低,观光旅游仍占主体地位,旅游产业链条不长。目前,我市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比全省高23.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处全省较高水平,提质增效任务艰巨。
三、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下一阶段,要抢抓多重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扩大有效投入,强化工业、旅游发展,着力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1.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随着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拼资源、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的招商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招商工作思路,创新招商工作方式,树立市场化思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精准招商、招大引强,吸引资本、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链条,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2.加强政策对接,扩大有效投入。根据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谋划一批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力争九华发电二期等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项目。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在轨道交通、过江通道等交通设施领域谋划一批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的项目。加快推进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港旅游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
3.围绕三区发展,调优产业结构。用足用好“三区“发展战略平台,结合池州实际,加快工业转型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服务业特色发展,稳固农业经济基础地位,调优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钢铁、有色、化工、非金属矿等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充分依托机场航线和城际高铁优势,拉伸旅游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会展、休闲、养生等新型服务业态的融合发展。稳定农业生产,加快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发,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4.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充分依托各地资源、区位和生产要素优势,结合现实发展基础,明晰产业定位,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实现错位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开拓农民增收空间。
5.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稳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建设与管理,完善公租房制度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