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003280140M/202209-00170 | 信息分类: | 规范性文件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质量监督 |
成文日期: | 2022-09-30 | 发布日期: | 2022-09-30 10:00 |
发文字号: | 池政办秘〔2022〕97号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 市市场监管局 | 政策咨询电话: | 0566-2083817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池政办秘〔2022〕97号?
?
各县、区人民政府,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池州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
池州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2〕38号),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推动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服务保障作用显著增强,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150项,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覆盖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项目达到31项。制定安徽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9项,引导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330家以上。培养造就一批计量人才队伍,注册计量师获证人员达本单位实际在岗技术人员(从事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工作)总数的70%以上。计量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社会计量溯源意识不断强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计量体系日趋完善。
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半导体计量技术在全省领先,在线测量技术广泛应用,建成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进一步健全现代计量治理体系,民生计量得到充分保障。
??????????
全市“十四五”计量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主要指标 |
十三五 |
十四五 |
属性 |
支撑保障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 |
130 |
150 |
预期性 |
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筹)(个) |
— |
1 |
预期性 |
|
地方计量技术规范(项) |
6 |
9 |
预期性 |
|
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个) |
2 |
4 |
预期性 |
|
省级计量标准考评员(个) |
9 |
12 |
预期性 |
|
县级机构能力建设提档升级(类) |
C |
B或A |
预期性 |
|
法制监督 |
引导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家) |
180 |
330 |
预期性 |
强检项目建标覆盖率(%) |
50% |
70%(31-32项) |
预期性 |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计量基础和产业计量技术研究。结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计量基础理论和半导体计量学研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和大健康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等理论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池州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二)推进计量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平台(e-CQS),推进建立计量电子证书系统。在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节能降碳、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计量数据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三)推进新型测试和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电阻、静电放电发生器、示波器校准仪等计量需求,在晶圆制造、封装与测试技术、MEMS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芯片等半导体产业以及轻合金材料产业等方面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结合相关科技计划项目,探索开展计量标准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究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池州学院、市计量测试所等高校科研院所)
(四)推进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发挥半导体、轻合金、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省内其他技术机构,推进计量测试技术共享平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引进一批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攻关半导体产业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支持市计量测试所申报省级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池州学院、市计量测试所等高校科研院所)
(五)服务新兴产业质量提升。重点围绕半导体、轻合金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健康医疗养老等新兴产业,开展产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开展半导体产业计量研究工作,筹建安徽省省级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建设3到5项安徽省半导体计量技术规范。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发挥计量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保障作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六)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进建设运行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鼓励支持有能力的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碳计量标准装置,开展碳计量工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指导企业科学配备、依法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支持重点耗能行业有效节能降耗,积极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池州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七)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结合我市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健康+”“+健康”,围绕健康食品、医药和医疗器械、养生养老、运动康体、医疗康复、养心养性于一体的全产业体系,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和研究。加强公共安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领域计量测试服务和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八)服务交通计量技术发展。针对机动车测速装置和机动车声污染、尾气排放在线监测设备等开展计量技术服务,确保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科学准确。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子停车计时收费表等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九)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的变革和量值传递溯源的数字化、扁平化要求,逐步构建政府统筹、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驱动、高效开放的量值溯源体系。科学规划全市计量标准建设,加快大口径流量、电动汽车充电桩、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高精度数字多用表等方面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尽快填补我市量值传递空白。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社会资源提供量值溯源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加强计量标准建设。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桩、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电阻、静电放电发生器、示波器校准仪等计量标准建设,推动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应用。开展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在公平贸易、乡村振兴、公共安全、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进我市各类计量标准升级换代。(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池州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一)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深入开展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市县两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协同、错位发展。立足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性量值传递与溯源服务,落实好强制检定职责,强化民生计量、法制计量保障。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解决设备老化、计量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努力实现民生领域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强制检定项目县级全覆盖。鼓励支持其他各类计量技术机构发展,支持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提供多样化的计量测试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为半导体、轻合金、高端装备制造提供多样化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推进省级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二)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省级半导体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契机,引进相关紧缺人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依托,建设计量“传、帮、带”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提升我市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加强计量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计量专业职称评聘工作。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岗位设置,探索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等聘任制度。建立我市计量人才库,培养一批省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计量标准考评员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支持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三)加强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和测量数据使用,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落实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推广开展企业计量标杆示范。发挥产业计量优势,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提升产业链计量保证能力。鼓励社会加大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源投入,研究出台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落实好国家对企业新购置计量器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四)推动计量协作发展。积极参加区域计量服务协同平台和计量数据协同应用中心建设,参与建立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我市区域发展计量服务保障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区域计量科技创新合作,参加并力争主导区域性计量比对和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计量标准考评员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互认工作,推广应用产业计量云(长三角)平台,推进区域计量能力、结果互认。(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十五)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依托现有各级技术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民营检测机构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训等一揽子服务,围绕“半导体、轻合金、高端装备、传统行业”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技术服务。推动计量与相关领域技术规范共享共用,强化计量溯源性要求,发挥精准计量的科学验证作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十六)推动计量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计量法律法规,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建设,加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监督检查和标准物质监管。压实市场主体责任,落实《安徽省计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十七)推动智慧计量监管。探索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推进建立全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线计量监管平台,确保充电设施强制检定工作有效开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国网池州供电公司)
?(十八)推动计量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授权等形式,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推动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计量需求。强化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所属实验室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确保科研成果有效和测试结果可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十九)严格民生计量监管。广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对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基础民生计量行业的监督管理,提升健康食品、医药和医疗器械、养生养老、运动康体、医疗康复、养心养性于一体的全产业体系等健康医疗养老产业领域的计量监管能力。持续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眼镜店和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管,集贸市场使用电子计价秤实行“统一购买、统一配置、统一检定、统一管理”。加强对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取用水、节能减排等领域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加强乡村民生计量保障,加大粮食、化肥等涉农物资计量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国网池州供电公司,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二十)严格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体系。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进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一)严格计量执法活动。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以及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执法联动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现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二十二)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协调统一、多元共治的计量工作新格局。谋划建立池州市计量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为全市重大计量决策提供支撑和咨询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二十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加强计量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等公益性工作经费保障。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科研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重点加强对半导体、轻合金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的计量标准建设经费及人力资源保障。鼓励社会资源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参与产业计量、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二十四)推进计量文化建设。科技、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计量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加强计量科普基地和开放型实验室建设,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提升全社会的计量意识。
(二十五)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建立落实本实施方案的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并将主要目标纳入质量工作考核。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