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

索引号: 003280140/201212-09002 组配分类: 区域规划
发布机构: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标题: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12-12-20 发布日期: 2012-12-20
废止日期: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2-12-20 17:16 来源:池州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发展定位
   “十二五”时期,通过奋勇拼搏、开拓创新,力争将池州开发区建设成为: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集聚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争创千亿园区,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皖江开发区率先崛起的样板区。全面拉开园区发展框架,巩固提升东部园区,拓展开发西部园区,促进东西园区联动发展,着力壮大提升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园区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力争走在皖江开发区加速崛起的前列。
    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要素优化配置,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园区。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实现“5123”发展蓝图,即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5大主导产业,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亿元,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产业发展重点与方向
    按照“集中力量促突破、开放合作促跨越、扶大抓小促集聚”的发展思路,主动跟进我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推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着力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动漫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等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建成池州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
    (一)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电子信息产业“251”工程,尽快启动建设西部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推进正威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承接集聚电子信息骨干企业。重点培育新型平板显示、计算机关键零部件、软件信息等产业,着力引导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延伸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变。
    2、发展重点与方向
    ——新一代电子信息。充分利用正威集团等骨干企业研发实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科研机构和集团型企业,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发展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积极引进发展传感器,射频元器件及中间件等物联网器件加工业。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对接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物联网、云计算等研发技术示范基地。
    ——消费电子产品。积极吸引笔记本电脑、LED灯具消费电子制造企业入驻,大力发展数字化、集成化、个性化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扩大产品制造规模。
    ——数字视听。重点引进骨干企业,加快应用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等关键技术,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数字机顶盒、视频点播设备(VOD)、数字压缩和数字编码器、数字激光视盘系统等项目,促进数字视听产品高端化发展。
    ——光通信及移动通信装备。抓住新一轮3G、多媒体通信和数字电视的发展机遇,重点引进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电视设备等生产企业,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光通信器件、光纤到户、软交换等项目。
    ——汽车电子。引进多功能导航系统、中高档汽车音响、微控制器(MCU)、半导体传感器、驱动器件、通信器件、电源管理和专用电路等关键汽车电子项目,发展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系统、车载娱乐装置、汽车半导体器件等产品。
    ——软件及信息服务。以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安全操作系统、集成办公套件、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实时数据库、XML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行业,发展工业、智能电网、通信、信息安全等产品,推进网络信息、数字内容、软件技术、集成电路等信息服务业壮大。
   (二)新能源产业
   1、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新能源产业“218”工程,深入推进与央企等大型企业合作,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引进骨干企业,集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重点发展光伏电池组件及专用设备制造、光伏并网发电装备及光伏控制系统,加快引进节能产品和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池、地热和风电装备,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大幅提高自主研发技术水平,推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全国智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2、发展重点与方向
     ——光伏制造及发电系统。扶持骨干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薄膜太阳能电池、大型并网逆变、高转化效率储能系统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玻璃基板太阳能电池、光伏储能装置、光伏发电DC-AC逆变装置、光伏控制器等各类并网发电装备和控制系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产业集群。引进大型并网电站等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项目,努力打造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光伏原辅材料。继续推进与中建材等企业合作,加快引进发展牵动力强的大项目,推进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玻璃基板生产,适时引进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发光二极管(LED)用二代化合物半导体、MO源、太阳能级多晶硅、二次电池关键材料高纯石墨、锂电池电极材料等项目,着力壮大光伏原辅材产业。
    ——地热、风电装备制造。加快地热装备产品生产,引进空气能热水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氨制冷系列产品、氟制冷系列产品、船用中央空调等项目,推动地热装备制造规模化发展。跟进风电装备国产化步伐,引进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风电装备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积极发展风电装备整机制造项目,促进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
    ——新型储能及能源传输配套产品。引进发展高性能储能电容及适用于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先进储能产品。积极发展与新能源产业相配套的超导电缆、特高压电缆、高温导线、风能电缆等能源传输配套产品。
    (三)装备制造产业
    1、发展思路
    按照“高端引领、突出特色、集群集聚”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358”工程,依托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机械零部件、专用设备、重大装备、船舶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规模,加强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研发,提高产业核心零部件和基础配件生产水平,努力做强装备制造业高端环节,打造全省新兴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发展重点与方向
    ——机械零部件制造。依托合肥、芜湖和长三角地区汽车整车发展优势,重点集聚发动机、变速箱、安全系统、制动系统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扩大橡胶密封件、油封、覆盖件、冲压件等产量,壮大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鼓励生产流体增压装置、开关磁阻调速电机及配套控制系统等装备配套件,促进基础零部件制造行业上规模、上台阶。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集聚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变频驱动等关键部件企业,积极引进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及电池阴阳极、电解液、新一代储氢合金等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化生产。
    ——专用设备制造。加快特种车辆和工业用缝纫机生产,围绕整车和整机制造集聚中小配套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强专利技术引进和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努力打造国内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农业机械、磁力驱动设备等制造业。
    ——重大装备制造。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以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为突破口,培育轨道交通设备、装载机、挖掘机、道路机械、隧道衬砌台车、塔式起重机等制造业,加快壮大轨道交通地面关键装备、大吨位挖掘机和装卸机等产品生产规模,发展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重大、成套设备方向转变。
    ——船舶制造。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船舶制造企业,建设船舶制造基地。引进大型散装货船、油轮、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等项目,集聚发展船用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环保设备、船舶通信和导航设备等船用关键配套产品生产项目,推进船舶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智能装备制造。加快引进骨干企业,吸收智能化技术,壮大以数控机床制造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业。扶持数控机床骨干企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新一代开放式数控系统和智能化编程系统,生产智能化、复合化高效加工机床,配套发展新一代普及型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促进智能装备制造业突破发展。
    (四)新材料产业
    1、发展思路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强力实施新材料产业“229”工程,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合资合作,引进补链式大中型企业,重点培育有色金属材料、节能材料、非金属材料等行业,不断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努力推进产业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化发展。
    2、发展重点与方向
    ——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铅锌铜有色金属材料和钨钼稀贵金属材料,积极推进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基地建设,扶持发展铜、铅、锌、钨、钼等新材料加工业,着力打造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鼓励安徽铜冠形成30万吨锌、30万吨铅及5000吨钨钼生产能力,申请设立国家废七类拆解加工区,回收生产再生铜、铅锌、钨钼等有色金属。加快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引进有色金属深加工骨干企业,壮大金属超细粉末、高纯金属、合金化合物、金属化工等产品生产规模,培育发展纳米材料、涂层复合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引进发展高导高强耐电冲蚀合金、航天航空用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等高端产品。
     ——非金属材料。立足周边地区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加快白云石基耐火材料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国际知名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引进培育非金属粉体功能材料、复合新材料及环保涂料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应用于塑料、造纸、化工、建筑等领域的高端产品,打造池州重要的非金属新材料基地。
    ——其他新材料。加快发展不锈钢板、钢金属制品、彩钢夹芯板等特种钢材料加工业,引进仿生与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磁性及微电子等新材料加工项目,不断拓展新材料发展领域。
    (五)现代服务业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实施“236”工程,着力培育壮大现代物流、动漫创意产业,配套提升商贸、商务、居民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努力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建成皖江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兴集聚区。
    1、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及重点
    依托全市公、铁、水、空等交通基础设施,以打造东部物流产业园和西部商贸物流园区为契机,着力推进江口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引进国内外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壮大香港远航、广东物流等骨干企业,加快形成港区物流体系,打造立足池州、辐射皖西南的新兴物流中心。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港口功能配套设施,重点改造江口物流基地,完善分拣、存储、加工、包装、运输、展示、信息等功能,形成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积极申报设立保税物流仓库,提升物流产业服务功能。充分利用铜九铁路、济祁高速、九华机场快速通道等重要交通设施,构建高效畅达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物流资源,植入现代物流业发展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企业发展多式联运业务,形成综合物流产业体系。
    ——培育临空型产业。依托位于九华国际机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功能区,引进航空物流、物流货运等各类企业,发展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和物流加工等服务业,拓展零售服务、商务服务等衍生业态,促进临空型服务业大发展。
    ——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加强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公共物流信息服务载体。积极对接皖江城市带乃至长三角公共物流信息大平台,构建内外通畅、互联共享的物流信息资源网络体系。
    2、动漫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及重点
    出台促进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国家及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动漫创意产业基础性、公用性设施建设。加快集聚创意企业,加大原创精品开发力度,加快发展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制造及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尽快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集群,打造国内知名的动漫创意产业基地。
    ——引进集聚创意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动漫创意企业来我区建立办事机构、研发中心和制作基地。加强产业引导,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培育动漫企业向综合性文化创意集团方向发展,形成制作水平高、开发实力强的动漫创意企业高端梯队。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集聚发展中小动漫创意衍生品生产企业。
    ——打造动漫创意产品体系。围绕动漫形象创意,积极引进发展衍生品设计生产项目,鼓励企业加大动漫衍生系列产品研发力度,拓展形成动漫产业优势衍生品体系,延伸动漫创意产业链。
    ——规划建设动漫文化产业园。支持中卡通等骨干企业积极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合作,依托动漫创意产业基础,打造以文化创意产业研发生产和旅游消费为核心,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动漫文化产业园,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培育动漫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省内外相关院校建立动漫培训基地,全力打造技术先进、服务高效、综合成本较低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举办和参加国际知名动漫节、动漫市集和漫画创作大赛等活动,完善动漫产业推介平台。
    3、其他服务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东部园区依托临港新城等区域建设引进商贸流通综合体、超市连锁店、专业店等商贸业态,完善综合购物、零售服务等功能;西部秋江综合服务新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大型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等现代商贸设施,引进培育大中型商贸企业,形成对接主城区、服务西部园区的新型商贸集聚区。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居民服务业,完善池州西部现代新城的服务功能。